恒埔熱療24小時客服電話——139-1388-5018
熱療治療腫瘤的原理
① 熱作用既可誘發細胞凋亡,又可以引起細胞壞死,造成細胞死亡。
② 在42度以上條件下,隨著熱療溫度的升高和作用時間的延長,細胞死亡率成指數性增加。
③ 在43度以上條件下,熱療的細胞毒性作用仍然增加,殺滅癌細胞所需時間明顯縮短,保持43度105分鐘,腫瘤細胞存活率在萬分之一以下。
④ 在70~100度時,只要0.1~0.25秒,即可使癌細胞形成凝固性壞死。
⑤ 熱療對放療有增敏、增效和互補作用。
⑥ 有些化療藥物在熱作用下,抗腫瘤作用增加。
① 高熱使癌細胞膜最先受到破壞,同時高熱抑制了DNA及RNA和蛋白質的合成,使癌細胞增殖受到抑制,導致細胞死亡。
② 高熱使癌細胞中溶酶體活性增高,酸性水解酶大量釋放,導致胞膜破裂,胞漿外溢,癌細胞死亡。
③ 高熱抑制了癌細胞呼吸,導致無氧糖酵解增加而引起乳酸堆積,酸度的增加又促進酶體活性增高,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④ 高熱保護、激活和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對癌細胞的清除能力,這一點是傳統的放化療甚至手術無法比擬的。
熱療使腫瘤局部溫度升高,循環加快,氧飽和度升高,氧含量增加,敏感期細胞增高,瘤體中心乏氧細胞減少,熱療本身作用與射線起著協調作用,熱療在放療前、中、后都起作用,最好的療效是同時進行,一般在放療后進行,溫度小于42度,時間60分鐘,也可在熱療后半小時放療。
① 對放射線不敏感的S期細胞,對熱敏感。對放射線不敏感,M期細胞對射線敏感。
缺氧,營養不良和低PH環境(酸環境)的腫瘤,對射線不敏感,但對高熱敏感。
熱療干擾細胞修復,增強放療效應。
② 腫瘤對高熱的敏感性是一致的。而放療因腫瘤組織等類型不同而效應不同。
腫瘤體積大者加熱效果好,療效高,放療體積小療效好。
③ 熱療后可減少放療劑量(1/5~1/6)和放療次數,而不影響放療的效應。
④ 放療可造成免疫抑制,熱療可激活免疫反應。
熱療增強化療的療效
熱化療作為腫瘤綜合療法之一,就是將化療與熱療手段相結合,科學合理的制定臨床治療計劃,發揮熱療與化療的協同作用,以期提高生存率,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
熱療可以擴張腫瘤組織的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腫瘤組織內部化療藥的濃度。(41度/60分鐘,血ECTX增高達2倍以上),促進藥物接近靶細胞,同時熱療改變細胞通透性,使化療藥物進入細胞內增多,增強化療反應。
促進抗癌藥物與癌細胞DNA的結合,如烷化劑和鉑類藥物,主要是與癌細胞DNA分子形成共價鍵,影響癌細胞DNA的復制與轉錄,最終導致癌細胞凋亡。在熱的作用下藥物與癌細胞DNA共價鍵加和作用增強,達到原有藥物劑量達不到的效應。既減輕副作用,又可提高療效。抑制癌細胞DNA損傷的修復聚腺普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是廣泛存在于有核細胞中的多功能酶。當細胞DNA發生損傷時,PARP可作為細胞內的分子感受器,識別,結合到DNA斷裂處,并被激活。激活的PARP可催化組蛋白HI、拓撲異構酶Ⅰ和Ⅱ、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連接酶、PARP自身等多種核內受體蛋白的聚ADP-核糖基化作用,傳遞損傷信息,引發損傷反應,最終決定細胞的命運,修復損傷或細胞凋亡。這些環節的完成需要ADP-核糖基和ATP的參與,熱療可以降低細胞內ADP和ATP的濃度,并可使PARP的活性降低50%以上,從而抑制癌細胞DNA的修復促進死亡。減少和逆轉腫瘤細胞耐藥性的發生化療后腫瘤細胞易產生多藥耐藥(MDR)常使化療難以奏效而失敗,研究證明MDR與P-糖蛋白(P-gp)和多藥耐藥相關蛋白(MRP)高表達有關。加溫合并化療可以抑制P-gp、MRP的表達(使其變性失活),逆轉腫瘤細胞的多藥耐藥性及誘導細胞凋亡。
藥物的細胞毒性隨溫度升高呈線性增加:環磷酞胺,異環磷酞胺、塞替派、氮芥;絲裂霉素,順鉑,米托蔥酮等。
藥物的細胞毒性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增強(域溫度效應),如阿霉素、博萊霉素和放線菌素,這類藥物在體外溫度超過37度時細胞毒性不發生改變,直到溫度達到41-43度時才具有熱增強效應。
藥物的細胞毒性在41-43度之間無變化,如長春新堿和長春花堿,熱效應不明顯。
腫瘤內部血管的形成是腫瘤與轉移瘤生長、發展的基本條件。早期的腫瘤細胞通過臨近組織細胞間液來提供營養。當腫瘤或轉移瘤的直徑長到1-50px時,通過微環境滲透提供的營養物質已不能滿足腫瘤組織快速生長的需要,腫瘤需要建立自身的血管系統,才能進一步增長并發生轉移,熱療能降低腫瘤VEGF合成與分泌,破壞與減少腫瘤血管再生,血管內皮細胞不像腫瘤細胞那樣易突變,因而很少產生耐藥,且抑制腫瘤血管形成,阻止腫瘤增長還具有放大效應。
熱療后腫瘤細胞變性壞死的分解產物,可作為一種抗原,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抗腫瘤免疫反應。體溫升高至40度以上時(42度以下)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AK)的活性,NK細胞、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免疫效應增強,淋巴細胞增殖能力提高,誘導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免疫球蛋白分泌增加,促進中性粒細胞的移行和趨化作用。
在41.8度全身熱療作用下,外周血單核細胞分泌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IL-2、IL-6、IL-8、IL-10、TNF-α 。G-CSF、IL-2和IL-6,能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細胞的分化成熟等。因而熱療可以對化療或放療引起骨髓抑制具有保護作用。
常見的深部熱療
射頻熱療禁忌癥有:1、顱內腫瘤及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顱內高壓患者。2、有較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者;呼吸功能減退者;肝、腎功能不全者。3、重度貧血或有明顯出血傾向者。4、近期手術創口未完全愈合者。5、未被控制的高血壓患者。
射頻熱療作為繼手術、放療、化療和生物治療后的第五種治療腫瘤方法,因其療效可靠、穩定、副作用小,被稱為“綠色療法”。但腫瘤要進行綜合治療,不能僅靠某一種治療手段,手術、放療、熱療都是局部治療,若能配合藥物的全身治療,如化療、中醫中藥等療效更好。
微波熱療是以微波為產熱源,通過特殊加熱裝置的傳導并利用人體內的血液循環,使腫瘤內溫度達到42.5℃以上,以達到既使腫瘤縮小或消除,又不損傷正常組織的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微波熱療配合放/化療,可達到增效減毒的效果。該法安全可靠,病人無需任何創傷性準備工作,配合放化療可治療惡性腫瘤,以及一些良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支氣管哮喘等等。應用微波熱放/化療治療胃癌、肺癌、肝癌、膀胱癌、大腸癌、食管癌、乳腺癌、骨腫瘤及頭頸部腫瘤等。
每周2次,間隔48―72小時,9次為一療程?;熡盟幃斕旎虼稳赵缟线M行熱療,放療過程中按每周2次進行。